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,急性发作时,症状有轻有重,常见下腹痛、阴道分泌物增多,给予规范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多缓解或消失。如急性盆腔炎症未获得及时、有效、彻底的治疗,疾病迁延不愈导致组织破坏、广泛粘连、增生及瘢痕形成,转变为慢性盆腔炎(医学上称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),临床表现为不孕(发生率20-30%)、异位妊娠(是正常妇女的8-10倍)、慢性盆腔痛、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(约25%反复发作)。
盆腔炎导致的腰痛,医学上统称为慢性盆腔痛,是炎症形成的粘连、瘢痕以及盆腔充血导致,常表现为下腹部坠胀、疼痛及腰骶部酸痛,常在劳累、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。文献报道约20%急性盆腔炎发作后遗留慢性盆腔痛,常发生在盆腔炎性疾病急性发作后的4-8周。针对这类慢性盆腔痛,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,临床上主要是对症处理,如注意休息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、腰骶部局部热敷等;或给予中药、理疗等综合治疗,中药主要是活血化瘀、清热解毒药物,治疗前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其他引起盆腔痛疾病。
慢性盆腔痛对女性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,且尚无有效治疗途径,我们应注重盆腔炎的病因预防,已出现症状者及时有效治疗,减少后遗症的形成。
分享:
(津)医广【2024】第04-09-01号